作为深圳城市的航空门户和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枢纽,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下称“深圳机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需加快建设的国际航空枢纽。
深圳机场距深圳市区32公里,占地面积24.5平方公里,第三跑道填海完成后将达28平方公里,拥有飞行等级为4F的跑道,可满足目前全球最大型客机起降,拥有被誉为“最美航站楼”的T3航站楼。
深圳机场是中国境内集海、陆、空、铁联运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国际空港。截至2019年5月30日,深圳机场客运通航城市将达到180个(国内126个、国际50 个、地区4个),其中国际客运通航城市洲际城市21个,全货机通航城市34个(国内18个、国际15个、地区1个)。在深运营的航司共有50家,其中基地航司6家,分别是深圳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东海航空、春秋航空、顺丰航空(货运)。深圳机场码头已开通至香港、澳门、中山、珠海的水上客运航线,机场区域已有地铁、穗莞深城际铁路贯通,机场东片区已规划建设高铁站,未来深茂高铁及新增的多条城市地铁将穿行于深圳机场。此外,深圳机场在粤港澳大湾区运营32个异地城市候机楼。
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机场集团”)是深圳机场的管理机构,于1989年成立,是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深圳机场集团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20亿元,主营业务有:航空港(含配套码头)投资建设与经营;航空客货运保障、综合配套服务及经营管理;航空城政府配置土地综合开发及临空产业投资运营。深圳机场集团拥有上市公司1家(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机场股份”,股票代码:000089),全资子公司5家,分公司2家,控股、参股子公司7家。
当前,深圳机场正依托深圳“特区、湾区、自贸区”三区叠加的独特区位优势,积极发挥作为城市“动力源”的作用,全面落实国家战略,全方位打造面向未来的高水平国际航空枢纽,全力构建“客”(旅客服务)、“货”(货运业务)、“城”(临空经济)三大业务为主体,以“人”(人才建设)、“智”(数字化转型及智慧机场建设)为支撑的发展战略。